在照顧寶寶時,發現口腔內有白色的斑塊,可能是奶垢、也可能是鵝口瘡,但到底要怎麼分辨呢?

1_n.jpg

1. 什麼是鵝口瘡?

鵝口瘡為嬰幼兒常見的口腔內的疾病,號發於出生六個月內的嬰兒,是因為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,而這些黴菌們喜歡潮濕溫熱的環境,經常存在皮膚、腸胃道,及泌尿生殖道中,通常寶寶會有鵝口瘡,99%是出於經產道,接觸媽媽陰道附近的念珠菌而感染,1%因為抵抗力差,像是長期使用抗生素、類固醇藥物、後天免疫力低下嬰幼兒。但剖腹產的寶寶仍有機會會有鵝口瘡的機率,因為如果媽媽沒有仔細做好清潔工作、或是奶嘴奶瓶消毒不乾淨,也是會把念珠菌傳給寶寶的,尤其試喝奶後嘴巴的奶渣沒清乾淨,亦是白色念珠菌的溫床。

2. 如何辨別奶垢或是鵝口瘡?

其實兩者外觀難以辨別,均為白色斑塊狀,這時就拿起棉棒或是紗布輕輕擦拭,如果為奶垢,是可以擦掉的,但鵝口瘡不同,如果擦拭仍黏著於口腔黏膜上,用力擦可能還會泛紅、甚至出血點,範圍可能在舌頭、舌面、兩頰內側口腔黏膜、上下嘴唇內側,臨床上,嬰幼兒可能出現躁動不安、胃口不佳、甚至拒絕進食,若不加以治療,病兆可能會擴散至喉部、腸胃道而引起腸炎、肺炎,甚至瀰漫全身。

3. 如何治療?

治療藥物通常以抗黴菌藥物為主,例如滅菌靈(Mycostatin),為粉劑,在餵寶寶藥物前,應先讓幫寶寶用溫水達清潔口腔(且用藥後30分鐘內也不會讓寶寶吃東西)後,再以棉花棒或以紗布包手指後,沾取藥粉塗抹口腔,一天使用四次,多在飯後使用,用藥30分鐘內,不要再讓寶寶進食任何東西,藥物治療至少要持續一個禮拜以上,或是白色斑塊消失後至少再服用三天,才能根除病兆

若照著醫師指示服用藥物治療,鵝口瘡不容易反覆發作,除非是媽媽也受感染,但沒有接受治療、寶寶的治療未完全,口腔內仍還有菌絲存在,甚至是奶瓶或奶嘴、及媽媽寶寶接觸過的器具沒有徹底消毒清潔,才可能再次復發染感。切記,不可中途自己當起醫師,自行停藥喔!!!!!

4. 平時照護與預防

在寶寶生病期間,盡量將牛奶或是副食品放涼一點再餵食,也記得不要吸吮太久,避免口腔的過度刺激,及嬤嬤的乳頭也會因受次擠而不舒服,每次餵奶或餵食後,更要加強口腔清潔。媽媽們也要記得保持自身的衛生,像是哺乳前先清潔乳頭、貼身衣物也要做好消毒清潔工作、接觸寶寶前後都記得要洗手、奶瓶奶嘴要定時更換,每次使用過後,可以用熱水煮沸20分鐘,並晾乾,保持乾燥、寶寶的床單玩具貼身物品也要記得定期清潔消毒、居家環境保持乾燥,必要可用除濕機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琦琦 ♥ 的頭像
    琦琦 ♥

    琦琦的日常生活分享❤

    琦琦 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